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对于加快恩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整个湖北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推进试验区建设少不了金融支持。那么,如何加强对试验区的金融支持?我们有如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强化措施,促进信贷资金持续稳定增长
加强货币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培育和拓展环境友好型的信贷项目,努力将更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各类碳金融业务,运用碳金融工具和碳交易市场拓宽试验区节能减排的融资渠道。
积极申报新设金融机构。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创造条件,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试验区新设分支机构,落实相应的鼓励政策。如新设金融机构可视同招商引资项目,享受相关政策优惠。二是降低小额贷款企业的资本金限制和数量限制。如对符合规定条件在县域设立小额贷款企业的,资本金可降到2000万元;在乡镇设立小额贷款企业的,资本金可降到500万元。
千方百计增加创新试验区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充分利用表内和表外两种信贷资源,根据创新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民间资本联合外来规模大、实力强的法人机构组建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规范设立与运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有竞争力的进出口企业贸易融资。
加大对县域经济和“三农”的支持力度。按照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有关要求,试验区内县域银行机构存贷比,未来三年可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提高2至3个百分点。在缴存法定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后,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吸收的存款要全部用于当地;农行和农信社在县域新吸收的存款原则上要用于当地;其他商业银行在县域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积极探索将邮储资金以市场化手段转入县域银行机构,加大邮储资金回流县域的力度。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大型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信贷产品;用好用足民贸民品企业贴息政策,使之与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相适应。在信贷品种创新上力争有大的突破,比如供应链融资、互贷联保、应收账款质押、土地流转和林权抵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联保基金加农户等,积极开发适合试验区内不同行业、不同客户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
发展直接融资,充分发挥保险功能
加大上市资源培育力度。加强风险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对接,强化重点企业跟踪培植制度,着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加快发展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引导各类政府项目扶持基金及各类社会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向上市后备企业倾斜。
探索利用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把债券市场融资作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渠道。积极推进企业债券发行。支持符合发债条件的投融资平台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暂时达不到发债条件的,要按照行业性质相近,产业链条密切的原则进行整合改组,提高其债券融资能力。组织中小企业试点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综合调动财政、信贷、担保、信托等多种手段,尝试创新设立中小企业债券基金、发展信托债权等。
积极培育和壮大保险市场。把保险业发展纳入金融产业全局统筹安排。提高全社会对保险业的认识,普及保险知识,稳步增加保险企业的数量和类型,鼓励和支持包括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实现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
充分发挥涉农保险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在继续做好能繁母猪保险、水稻保险等政策性“三农”保险的同时,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开展更多农产品保险试点。同时在金融产品创新中引入保险机制,分散银行业涉农信贷风险。鼓励借款人对贷款抵押物进行投保,通过保单质押拓展借款人抵质范围,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
建立和打造好“三个平台”
建立和打造好简单适用、便捷高效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公共网络资源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把银行的产品和贷款相关的服务直接在互联网上推出,以此对接融资信息,在银行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全天候、常态化、无缝隙的对接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建立和打造好全面及时、准确权威的金融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少数民族试验区之间的信息交流长效机制。
建立和打造好公开透明、优质便利的外汇综合管理平台。为全力支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要加强管理创新,推动区域内外汇服务与管理整体功能建设,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区域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另外,在采取上述各项举措的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以及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恩施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