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报道 >> 前列时间 >> 人民网评:“越界”打假应过“四重门”

人民网评:“越界”打假应过“四重门”

2012-01-30 15:03:00 来源:不详 浏览:1
  年头岁尾,“打假斗士”方舟子等人质疑青年作家韩寒作品“代笔”引发的网络大论战持续至今。有人认为“理科生”搞“越界”打假是大忌,笔者倒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各门学科间有相通之处,特别是科学精神和研究方法,但“打铁先要自身硬”,为了让质疑更有水准,应过“四重门”。

  越界打假,应尊重行业规律。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每个相关因素都应当是具体的,而对于多数体裁的文学作品,虚构和渲染却是必需。文学打假首先应尊重创作的规律,假如把作品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混在一起,则容易越分析越“穿越”。其次,作者汲取养分的渠道是多元的,还有想象力的助推,因此小说描绘的空间不可能困于作者的“直接经验”。再次,文学作品的生产是一个“混沌”而非“线性”的过程,“土壤”“气候”等因素极复杂,不可能机械“拆解”并完全理解,但“理解不了”不代表“不存在”。新浪微博上有人对“达春绿”和“爱的边界”的“经典”分析,就显示了“越分析越离谱”的尴尬。此外,文学创作也非自然科学研究,“巧劲”很多,比如部分引用一些作品、语言。至于创作风格,作家不是机器,很难据此推彼、据过去“推导”未来。

  越界打假,证据更要扎实充分。目前质疑韩寒“代笔”的证据,主要来自韩寒作品和韩寒父子的多次自述。这些信息本身是碎片化、不完整、可能带有误差的,数量上不少,作证据却算不上充分。比如:未深入了解韩父人生经历、文字能力,未找齐韩寒各期语文考试成绩,不清楚文学少年喜欢摘抄的习惯等等。至于作品主要在什么时段写,大赛消息是谁告知谁的,确有矛盾之处,但多年后的回忆和表达很可能有误差,这样的矛盾证明不了代笔,算不上证据中的“重武器”。而上述种种,其实更从侧面说明:由于虚构性和“混沌”性,文学作品是否“代笔”,假如没有当事人反水,仅靠“文本分析”既难证实也难证伪。

  越界打假,论证更要细致严谨。我们假设一下:假如韩父正好与作文大赛某组委同届并熟识,假如韩父有中学生活经历、文章风格与韩寒相似,假如韩父英文比韩寒好很多,假如《三重门》的手稿和摘记本没有留存,假如英文书名和俄文段落作者自己也忘了抄自哪里,假如“卧石达春绿”真是一首偏僻的古诗……是不是就可以断定韩父操控作文大赛并代笔?何谓严谨?每下结论前都应问问“有证据吗?”“能证明吗?”,而依靠大量的“可能”、“似乎”、“不可能”、“不应该”,很难将证据与结论连接在一起。


  越界打假,姿态更要诚恳。质疑者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被质疑者也不是天然的罪犯,双方应是平等关系。否则,质疑就不是“求真相”而是“争口气”。意气之争的质疑与反驳,很容易成为“损害个人影响力”、“影响他人声誉”、“浪费公共资源”的“三重门”。无论是质疑者还是反驳者,还是应理性讨论,无论对个人形象还是所持观点,骂街都没有一点助益。

  某同学说,读了三年博士,导师的两句话铭记在心,一是“你有证据吗?”二是“事情本来是什么样,你就原原本本呈现成什么样,不要加自己的东西”。世事纷杂,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我们期待更多执着、严谨的质疑行动和打假者。

    
(本文来源:人民网 )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传思网客服邮箱:15922301214@163.COM - 新闻服务热线:4009942400
  • 中国同声传译企业联盟产业合作机构官方营运牌照:中A2-20030006
  • Copyright 2012 传思中文 版权所有 NEW.TRANS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