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日前在2011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上表示,一个城市,动员一下,十天八天,马上达到新状态;十天八天一过,马上又变成老样子。这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也不是真正的现代化国际化,凸显的正是“软环境”的不足。
王荣说,深圳大运会虽然结束,但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显著的物质财富,使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深刻的制度财富,为深圳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着“特区精神”的内涵。这些都为深圳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了契机,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国际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国际化。相较于经济基础建设,制度、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建设,对城市的发展与提升更为关键,继承与发扬起来,也更为艰难。
大运会期间,深圳的蓝天白云,完全可与世界发达城市媲美。但大运会一过,蓝天白云似乎也随之而去。大运会期间,深圳市民文明礼让,自觉排队,自觉维护市容市貌,一点都不比国际大都市逊色。但大运会一过,一些乱开车、不排队的现象又回来了。
所以,我们在想,这个城市不是没有基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发展,都被公认为是正在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城市。只是,我们时常感到有一种缺憾:与世界大城市比,与隔壁的香港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差在哪里?不在高楼大厦等“硬条件”,而在法治化程度、管理水平、市民素质、文明程度等“软环境”,甚至也可以延伸到一些硬件设施的科学化建设。
一个城市,动员一下,十天八天,马上达到新状态;十天八天一过,马上又变成老样子。这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也不是真正的现代化国际化,凸显的正是“软环境”的不足。
为此,深圳提出要继承和发扬大运会留下的财富,建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首先就要逐步摆脱“动员式”,在常态中出干劲、在平淡中显精神、在质朴中求精彩。
摆脱“动员式”,即要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未来要树立突出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引领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以高水平的城市发展,适应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摆脱“动员式”,要完善巩固制度建设。依赖应急来成事,是常态、长效机制的缺乏。各个部门都应结合自身实际,继承发扬大运会的财富和精神,以制度去开掘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不断梳理、完善城市发展的理念与模式。
摆脱“动员式”,要加强深化精神培育。新的理念、好的制度,必须与城市精神、气质、价值、文化相结合,才能深入每个市民的血液,才能不至于成为空洞口号、一纸空文。
总而言之,果真能解燃眉之急,固然可喜,但终非长久之计。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治理,更注重的是“善治”,是社会的法治化、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人性化与发展的科学化,是“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的辩证统一,终建立起常态的、长效的城市管理模式与运营机制。
来源: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