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原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 王耀峰/摄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页面
[中国经济网编者案]
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事业的重要手段,文化事业所传播的文化精神是当今人们所迫切需要的,而在文化产业中,文化艺术品份额化又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文化文物与艺术品一旦可以与金融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份额化的方式进行变现,从而为中国创造一个难以估量的绿色GDP。据初步统计至少有300万亿元的潜在价值,这不仅对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巨大的作用,也对增强国家整体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产生巨大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重点课题组首席专家雷原《论中国文化产业与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通过对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的利弊分析,并针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求我国文化产业在较长时期内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中国经济网特将文章编发,以飨读者。
论中国文化产业与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雷原
摘要:随着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在人类享受物质利益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产业势必成为一种历史性的选择。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重传播其内涵的文化精神与理念,即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引入是非机制,通过文化价值的艺术化、产品化、资本化、大众化得以推广。本文通过阐述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与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的相关关系,表明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途径。此外,作者通过对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的利弊分析,并针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求我国文化产业在较长时期内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艺术品份额化 文化精神
文化产业为何被列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为何在当今世界已成燎原之势?文化产业之所以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原因究竟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文化产业兴盛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
一、文化产业兴盛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1、工业文明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与人的异化。
汤因比——20世纪伟大的英国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研究》中写道:“在当前反对人类污染自然环境的潮流中,人们也许会重新肯定古代对大自然这种神圣的信仰。我们祖先凭直觉懂得,人类若侵犯大自然,是不可能不受惩罚的;现代人的经验再次证实了这个真理,即自然界不是一个可以供人类无度利用的公共设施,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人类本身与之息息相关,若是胡作非为,必然会伤害自己。”
汤因比的断言意思是告诫人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虽然我们知道物质不灭定律,但这个定律是以无限长的时间范畴而言的,很多物质在某一时间段内是难以再生或者还原回来的。因此在某一具体的历史阶段,物质是可以被消灭的,是在逐渐减少的。既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逐渐消亡的,所以如果我们在对待自然方面仍然以追求开发高效率为能事,不知节制、无度地开采自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人类的毁灭是指日可待、屈指可数的。
2、科技的高度发展、核武器竞赛、技术系统的日益严密、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斗争的白热化,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军事武器越来越先进,核武已经成为军事竞赛的主要内容,不言而喻,核武器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什么?同时,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已经给人类构建了一个非常严密的、必须依靠高度理性精神才能维持正常运行的系统化世界,而人类本身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理性状态。就系统学而言,越严密的系统越是不稳定的系统,也就是说,越严密的系统越脆弱。21世纪之初暴发的“911”事件已经给整个人类以警示,警示人类在未来解决日益严峻的国际争端、国内矛盾冲突中,依靠武力镇压、依靠军事恐吓、依靠霸权主义等一切暴力手段将成为历史,除非不惜以人类的毁灭为代价。
3、经济与伦理的相背离,工商界的唯利是图不仅使正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而且使人类日益背离道德与伦理。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不足在于西方对人类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律是极其特殊的,本是属于西方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却要把它作为一种普世化的规律予以推行。比如西方文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人类从游牧社会到农耕社会,后到工商社会,工商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形态。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影响了我们后来对现代化、对工业化、对城市化道路的盲目与偏执地推崇,致使工业化与城市化不能建立在对乡村保护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城市化、工业化以牺牲农业、牺牲乡村、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西方经济理论的不足还表现在:发展经济是为了积累无限的财富符号而不是以供给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料为目的。恩格斯曾经说过,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活着?人活着为了吃饭,是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欲望,为经济而经济,为财富而财富,照此发展下去必然走向拜物主义,成为一个经济动物。今天流行的西方经济人假设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好说明。
人吃饭为了活着,意思就是说吃饭以及对经济物质的需要仅仅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在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同时,还要创造符合人的精神需要的文化艺术生活,并且在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形式方面也要体现人与动物的不同,以体现人的价值与智慧。
发生在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与人的异化,可以说与人们一直奉行西方经济理论为主流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经济生活已经使人类朝着一种非理性的经济动物方向迈进,而离人类本身应有的价值愈来愈远。
4、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伴随着恐怖主义与金融危机的暴发,已不能持续领导世界走向和谐,世界需要一种以王道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与政治格局。
当今世界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人心思安、人性思朴。然而人类还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不参与其中会吃大亏;参与其中,不仅人性会被扭曲、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也不堪忍受。当此之时,人类何去何从?中国何去何从?当有一个全新的思考。人类应树立一种新的理想、设计一种新的目标,使人类安然无恙地度过21世纪。作为一个富有人类大同理想的、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当此之际更应肩负起历史赋予中国人的这一伟大使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胸怀天下的雄心壮志,以和而不同的、合璧中西的精神,为人类设计新的理想、新的文化框架,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天下大同的理想。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军备竞赛的白热化,商业竞争的无序化,文化与宗教之间冲突的日益严峻,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的不断升级,财富的恶性增长(财富的增长与道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人们的幸福损失等相联系),使整个人类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同时也迫使人类对其生命的本质、人生的价值不得不重新思考。西方世界有良知、有远见的哲人已经把眼光放到了东方,翘盼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世界能给人类带来解救当今迫在眉睫危机的钥匙。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主流的政治传统,就是强大了必须附以仁义,这种政治传统就是王道的传统。在王道的政治思维下判断一个政府是否可以长治久安,其根本在于积其德义,否则就不会长久。当今美国的问题正在于此。在经济上搞货币侵略,把美元的强势地位建立在军事力量的强大以及推行所谓的优势文化的基础上;在政治与外交方面,对内讲民主、平等、博爱,对外却恰恰相反,并且以人权和反恐为借口,谁反对美国就打谁;在生活方面,推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即所谓的现代化生活,推崇奢侈、投机,这有违于人类崇尚勤劳、俭朴的理念。
从上述背景当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
1、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大机器、化学污染为标志的,以不惜毁灭生态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2、人类也必须改变以追求物质财富为人类终极价值的理念。人类不是一个经济人,人类应该有一个更高理想的树立,否则人类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即异化,而不能得以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身心不能和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