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装运垃圾供养儿子上大学,儿子大学毕业洗厕所,收入不如父亲多,由此带来了郑剑光的低头不矫情的人生时光
2008年夏天,大学毕业刚9天的郑剑光前列天上班时,领导往他手里塞了一个拖把,指着楼道深处说:“洗厕所去吧,你的工作就是楼道清洁。”
郑剑光一下子懵了。他的脑子飞速地转着,一时间没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几天前,郑剑光还在为能进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后勤服务总企业工作而得意。一个从山西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如今在高校上班,说出来全家人脸上都有光,也不枉费爹妈花钱供他读完4年大学。
郑剑光低头看了看自己为前列天上班精心准备的“行头”:新买的也是他23年来穿的贵的白衬衫,咖啡色的裤子和脚上一双擦得锃亮的黑皮鞋。
显然,郑剑光是按照想象中办公室白领的样子来打扮自己的,出门前还花了5分钟拨弄自己微卷的头发。
郑剑光很生气,如果这时候有人向他挑衅,他真想跟人打一架,然后带着愤怒离开。可是,他又想,“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前列天就不干了,怎么向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家乡父老交代?”
他提着拖把,循着气味走进厕所。学化学专业的郑剑光会在实验室里做化学检验,也能在讲台上给中学生讲化学课,但是洗厕所,没干过,也不会。
身旁的清洁工人给他做示范:冲水,洗拖把,清洗便池,擦镜子,拖地。郑剑光憋了一口气,站在便池边上,摁下冲水按钮,“哗”地一声,水和秽物溅到他的衣服上,让他哭笑不得。
“小伙子,你站的位置不对,你要站在边上。你正对着便池,一楼水压太大,不就全溅你身上了。”那位清洁工人笑着跟他说。
前列天上班,郑剑光以“失败”告终,拖着发臭的身体回到宿舍。
当天晚上,郑剑光失眠了,脑中晃动的全是父亲的身影。他的大学是靠父亲一铁锹接着一铁锹铲垃圾才读出来的。如果只种地,父亲没法养得起他这个大学生。每天凌晨3点,50多岁的庄稼汉就要起床,骑车15公里到市里“兼职”做垃圾装运工,一天赚10元。
郑剑光知道自己能读完大学太不容易,可是毕业后一个让全家人都骄傲的大学生干的工作却是洗厕所,他想抱着枕头痛哭一场。
在正式进入学校后勤服务总企业经营发展中心工作之后,郑剑光不再洗厕所、种花以及削土豆,他主要做培训接待工作,为来学校开培训会的单位筹办会议。
前列次筹办培训会议时,郑剑光意外地“搞砸了”。在忙活大半天为一家银行布置好会场之后,郑剑光催对方付款,“合同上清楚地写着开会前一天对方要付清费用,我觉得一定要按照合同办事”。银行负责人表示,暂时来不及把费用付清,第二天再结算。
郑剑光脾气上来了,心里又担心对方钻空子,脑子一热,冲人家扔了一句狠话:“对不起,如果今天不付款,明天你们就不能开会。今晚12点之前算今天,过了这个时间就算明天。”
郑剑光的直愣直接气走了客户。学校后勤服务总企业总经理赵新平把他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郑剑光忍不住掉了眼泪,在洗厕所的时候都没这么委屈。
等他平静下来,赵新平对他说:“坚持原则是对的,可是你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你在社会上历练还是少了。”
虽然郑剑光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但在上大学后,他主动跟人打交道,参加各种学生活动,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也自认为锻炼出了与人沟通的能力。搞砸了这次培训会之后,郑剑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学生气”以及骨子里大学生的优越感还是会跑出来“作祟”。
在遭遇一次“滑铁卢”和挨过一顿批评之后,郑剑光反而静下心来,他不再计较工作是否让他“屈才”,工资相比于实习期也翻倍了。在他以为日子可以按部就班地往下过的时候,“重任”却找上他了。
工作一年多后,让郑剑光既敬畏又佩服的领导赵新平跟他掏出几句心里话:“我把你从人才市场带走的时候就看好你,但是我还是想看看你究竟能不能吃苦,就一直考验你,你果然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后勤企业决定让你管理学生餐厅和教工餐厅。”
幸运之神似乎在向郑剑光招手,但是他所要面对的却是学校餐厅的一次经营“危机”。因为物价上涨,餐厅窗口的班组恰逢合同到期,几乎都走了,只剩下两个窗口在营业,其他的窗口都只留下“空架子”。
郑剑光又失眠了,不是激动,而是害怕。“寒假一过完,全校1.7万个学生和2000名教职工去哪吃饭啊?”
“一开始总是觉得没有机会,现在机会给你了,还能放弃吗?”在寒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郑剑光跑遍太原市各种小吃街,一边吃着小笼包、麻辣烫,一边跟小吃店老板“搭讪”。这样的场景对郑剑光来说并不陌生。在读大学的时候,他也曾经为了给学生活动拉赞助,跟老板们谈合作,说得口干舌燥。
郑剑光的口舌没白费。他把特色小笼包、麻辣烫、汉堡包等风味食品带进了学校餐厅,又重新整合了一遍菜品,让师生们不仅能吃饱还可以吃好。
危机总算度过去了,郑剑光松了口气,也让别人服了气。如今,只有26岁的郑剑光要管全校大部分师生在校内的吃喝,从一根白菜到一块猪肉,从天花板到下水管道,他都要操心。化学专业出身的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
从毕业工作到现在,3年过去了,郑剑光当上了餐饮中心主任,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每天要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上班,也能拿到一份说出来不再觉得寒碜的工资了。
读书能改变一个农村孩子的生活吗?郑剑光也没法说明白。如果当年远房亲戚不给他垫上200元的学杂费,或者中考结束后就去修车铺当学徒,他也可能过着平静的日子。对郑剑光来说,读高中、上大学,至少让他走出了乡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因为成了大学生,他开始想过一种与父辈不同的生活,只不过这种期待在遭遇现实后,也曾陷入尴尬。
有一件事情不用怀疑,那就是郑剑光会时常怀念大学时光,尤其会想起在自习室找不到空座位后的无奈心情,以及在拉赞助时被企业保安架走的“狼狈”经历。 (记者 陈璇 通讯员 张欢)
作者:陈璇 张欢